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走进柳南区螺蛳粉原材料(蔬菜+)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一期)的温室大棚,这里搭载的物联网技术,让这些影响作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可控可调。
大棚通过物联网调节环境助力作物生长。通讯员 芦晓峰 摄
与传统种植大棚不同,这里的大棚为三层搭建,一二层覆膜搭建,三层钢架铺设有遮光网。该基地管理负责人孟令信介绍,该大棚采用山东寿光农业集团专利竖式连栋薄膜日光温室(标准种植棚)技术标准搭建,通俗来说就是“棚中棚”,大棚配套智能水肥一体设施、电动放风系统、电动卷帘系统、物联网系统智能设备安装等。
竖式连栋薄膜日光温室(标准种植棚)。通讯员 芦晓峰 摄
“空气温度14.5℃,空气湿度97.6%,光照强度1010Lux,二氧化碳浓度820PPM。”温室大棚中间悬挂的LED环境数据采集平台显示当下棚内环境数据。“这些数据通过物联网系统配套设施收集。”孟令信说,物联网系统智能设备不仅收集环境数据,更重要的作用是根据作物生长设定,调节棚内环境因素。如夏天日照强烈时,电动卷帘系统能自动打开遮光网;当棚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时,电动放风系统会打开通风口调节室内空气。湿度低时,技术员直接在手机上操作,即可启动棚内物联网浇灌系,实施水肥一体精准滴灌,省时又省力。
大棚内的环境数据采集平台显示当下棚内环境数据。通讯员 芦晓峰 摄
柳南区现代农业产业服务中心主任唐丹萍说,过去农业种植靠天吃饭,现在有了智慧农业技术,通过技术手段调控一些环境因素,为作物生长创造有利条件,助力产业提升。当前棚内种植的樱桃番茄亩产能达10000斤,4K番茄亩产约20000斤。
工作人员在大棚内采摘番茄。通讯员 芦晓峰 摄
据悉,螺蛳粉原材料(蔬菜+)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由柳南区与山东寿光农业发展集团合作建设,占地约770亩,规划建设竖式连栋薄膜日光温室101栋,其中3栋为智慧农业技术示范展示棚(含智慧育苗、现代设施农业技术集成应用)。目前,一期建设已完成。
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走进柳南区螺蛳粉原材料(蔬菜+)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一期)的温室大棚,这里搭载的物联网技术,让这些影响作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可控可调。
大棚通过物联网调节环境助力作物生长。通讯员 芦晓峰 摄
与传统种植大棚不同,这里的大棚为三层搭建,一二层覆膜搭建,三层钢架铺设有遮光网。该基地管理负责人孟令信介绍,该大棚采用山东寿光农业集团专利竖式连栋薄膜日光温室(标准种植棚)技术标准搭建,通俗来说就是“棚中棚”,大棚配套智能水肥一体设施、电动放风系统、电动卷帘系统、物联网系统智能设备安装等。
竖式连栋薄膜日光温室(标准种植棚)。通讯员 芦晓峰 摄
“空气温度14.5℃,空气湿度97.6%,光照强度1010Lux,二氧化碳浓度820PPM。”温室大棚中间悬挂的LED环境数据采集平台显示当下棚内环境数据。“这些数据通过物联网系统配套设施收集。”孟令信说,物联网系统智能设备不仅收集环境数据,更重要的作用是根据作物生长设定,调节棚内环境因素。如夏天日照强烈时,电动卷帘系统能自动打开遮光网;当棚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时,电动放风系统会打开通风口调节室内空气。湿度低时,技术员直接在手机上操作,即可启动棚内物联网浇灌系,实施水肥一体精准滴灌,省时又省力。
大棚内的环境数据采集平台显示当下棚内环境数据。通讯员 芦晓峰 摄
柳南区现代农业产业服务中心主任唐丹萍说,过去农业种植靠天吃饭,现在有了智慧农业技术,通过技术手段调控一些环境因素,为作物生长创造有利条件,助力产业提升。当前棚内种植的樱桃番茄亩产能达10000斤,4K番茄亩产约20000斤。
工作人员在大棚内采摘番茄。通讯员 芦晓峰 摄
据悉,螺蛳粉原材料(蔬菜+)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由柳南区与山东寿光农业发展集团合作建设,占地约770亩,规划建设竖式连栋薄膜日光温室101栋,其中3栋为智慧农业技术示范展示棚(含智慧育苗、现代设施农业技术集成应用)。目前,一期建设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