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南区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14年工作回顾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破题之年,也是推进柳南区“四个打造” ①、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广西经济强区和全面发展先行区的关键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委的直接带领下,在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团结和依靠全区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②为契机,坚持“实干兴区,实业强区”理念,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扎实推进“四个年”③活动,及时研判经济发展形势,积极应对各种挑战,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凝心聚力,创新破难,真抓实干,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迎压上行、持续向好的局面。
一、坚持稳中求进原则,经济实力持续增强
过去的一年,宏观形势错综复杂、改革任务艰巨繁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各种困难明显增多。区政府坚持“稳中求进”原则不动摇,在应对挑战中积极作为,扎实推进“经济建设提质年”活动,有力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区经济实力持续增强。2014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3.6亿元,增长8.6%(其中:一产增加值2.6亿元,增长4.0%;二产增加值350.1亿元,增长9.0%;三产增加值130.9亿元,增长7.8%);工业总产值1323.0亿元(全口径),增长10.8%(任务口径532.0亿元,增长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3.0亿元,增长14.0%;固定资产投资133.0 亿元,增长17.9%;全区组织财政收入33.9亿元,增长10.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48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635元,分别增长10.0%和13.5%。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市县区第一。
重大项目有序推进。坚持以项目促发展、增后劲、强实力,围绕 “四个打造”目标,精心策划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园、蔬菜标准园、百万羽蛋鸡养殖园等项目,基本形成一个涵盖一二三产及社会事业较为全面的项目库。同时把握机遇、讲究方法、主动跟进、加强衔接,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全区列入中央扩大内需项目3个,总投资6.7亿元;列入自治区级重大项目2个,总投资21.5亿元;列入市级重大项目72个,总投资840.6亿元;其中商贸物流重点项目有13个,计划投资额约200多亿元。南外环中段改造、鹅山立交桥等一批项目投入使用;广西新柳邕农产品批发市场、柳州汽车南站-金鹅市场综合改造等项目取得显著进展;火车站周边旧城改造和西鹅铁路货运中心等项目全面动工。通过项目带动,培育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
工业经济稳步增长。积极推进河西工业园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申报工作,可研、规划、环评等已通过柳州市和自治区相关部门组织的评审;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园建设全面铺开,“柳州天步科技孵化器”被认定为自治区级科技孵化器。切实加强园区建设,千方百计破解影响园区发展的瓶颈问题,顺利解决了供电35kV野村线迁改、大成风华工贸有限公司南侧山坡施工、桂财机械有限公司后边坡治理等问题;加快园区道路、给排水、供电、通信、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入园发展创造条件,目前已有10家企业建成投产,9家企业开工建设。创新管理服务模式,打造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完善工业企业网格化管理,提升服务水平,积极为企业争取各级财政扶持和政府信用贷款,帮助企业破解融资难题,今年有13家企业获得各级项目扶持资金1530万元。不断提高“信息化、工业化”两化融合的层次和水平,全区有55家企业获市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占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45.5%。加大更新改造投资力度,累计完成更新改造投资111.4亿元,增长27.6%,连续8年位居全市城区第一。目前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121家,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0家,新增亿元以上企业7家,实现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512.1亿元。
商贸物流生机勃勃。紧紧围绕打造广西县区最大商贸物流中心的目标,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大力培育优势产业,做活做优商贸物流业。积极推进西鹅路、柳工大道沿线万亩现代商贸物流产业集群建设,其中,新柳邕农产品批发市场(一期)基本建成。推动旧机场片区和河西片区商业提升,大润发超市柳南店建成营业,单体营业面积3.2万平方米,开业日营销额达250万元,创广西单体超市开业日营业额记录;中铁汽配城项目(一期)建成营业。促进飞鹅商圈转型升级,金鹅市场改造工程(一期)全面封顶,飞鹅新超市建成营业,推动新时代商业港与阿里巴巴集团达成合作意向,共同开发电商产业园,新时代商业港(二期)转型改造取得较大进展。全区批发业销售额440.0亿元,增长12%;零售业销售额255.0亿元,增长20%,位居全市城区第一;住宿业营业额4.3亿元,增长12%;餐饮业营业额18.0亿元,增长18%;外贸进出口完成3915万美元。
“三农”基础日益巩固。扎实推进“服务‘“三农”’增效年”活动,切实加强农田水利、村屯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1000万元,开工建设村屯道路25公里。用好用足惠农政策,争取上级各种惠农资金387.8万元;实施科技惠农工程,安排科技经费210万元用于扶持农业项目。围绕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民收入倍增”④ 的目标,充分利用城郊地域优势,大力推进“菜篮子、果篮子、肉篮子”建设,双季葡萄、特色杂果等产业面积达7300亩;积极推进蔬菜示范基地建设,流转土地487亩,成功创建国家级蔬菜(韭黄)标准园1个、自治区级蔬菜标准园1个;大力发展特色养殖,加快推进中田蛋鸡养殖基地建设,新建标准化养殖大棚30栋,全区蛋鸡养殖规模达80万羽,居广西县区第一。稳步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建设,桐村等4个村安置房进入分房阶段。大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整合资金183万元解决新云村龙屯饮水难题;投入500万元实施太阳村镇集镇区及周边6个行政村供水工程,已完成山湾至桐村主水管道铺设;投资220多万元实施的老房村饮水工程已开工建设。
招商引资势头强劲。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完善投资鼓励政策,有效增强投资吸引力。积极组织参加东盟博览会、上交会、广交会等经贸活动,在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与广东保盈集团成功签约。继续加快河西工业区招商引资工作,储备招商项目34个,实际到位资金47亿元人民币及2370万美元;同时,孵化园储备招商项目31个,准入科技型项目8个。全区全年共引进新项目35项,计划投资总额125.9亿元;实施建设项目49项,项目总投资额241.6亿元。全区全年招商引资累计区外境内到位资金147亿元,完成年度市政府下达任务的154.2%;境外资金到位1.3亿美元,完成市政府下达任务的211.7%;到位资金总额位居全市县区第一。
二、坚持建设管理并重,城乡面貌明显改观
人居环境日益改善。积极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夺“金壶杯” 等活动。拆除违法建设面积23.7万平方米,位居全市城区第一。组织公安、交警、城管联合执法,大力开展整治乱倒土渣专项行动,有效遏制乱倒、乱堆建筑垃圾行为。强化环境专项整治,加大环境执法力度,提升辖区环境卫生水平。广泛发动居民自治,重点整治“三无小区”,全员参与、全力以赴打好创卫攻坚战。全力推进征地拆迁工作,完成征地任务2828.8亩,拆迁面积57778.4平方米,国有房屋征收面积50775.1平方米,征地及国有房屋征收面积位居全市城区第一。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帽合村地陷区安置房建设基本完工。投资720万元改造红岩路等5条道路,改造面积13000平方米,改造排水沟2700米。认真做好机刀厂宿舍、国翔花园等老旧小区整治试点工作。实施平安光亮工程,安装太阳能路灯126座。稳步推进火车南站周边地区旧城改造、鹅山路东段下穿工程等项目,塑料制品厂危旧房集中区改造项目已完成选房工作。城区环境秩序有效改善,城市形象得到提升。
美丽乡村初显成效。积极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 ⑤活动和铁路沿线整治工作,统筹安排1026.8万元资金用于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探索城中村环卫改革,在所有涉农街道村户中持续开展清洁示范户、文明户评比活动。投入区本级财政专项资金165万元,开展家园集中清理整治行动549次,清理各类垃圾1.2万吨;开展清洁田园活动397次,清理农田面积2.3万亩。按照“一清二拆三美化”的总体原则,对辖区铁路沿线环境全面展开综合整治行动,拆除铁路沿线违章建筑7万多平方米,有力地推进了铁路沿线环境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新华网、《柳州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了我区开展的铁路沿线综合整治行动,自治区领导来我区视察“美丽乡村”和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时充分肯定了我区的工作成效。
三、坚持统筹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深化改革更加到位。不断深化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更多地把工作重心转到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和环境保护上来。坚持简政放权,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认真落实新一轮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任务,完成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组建工作,太阳村镇和八个街道的食品药品监管所建设成为全市标杆。进一步推进街道改革与发展,顺利完成柳南、南站、河西、潭西四个街道的部分行政区划边界调整和柳石、鹅山两个街道的内部社区调整工作。社区服务平台标准化建设设计获国家知识产权。出台《关于推进社区用工本土化、技能化、退休化改革试点的实施方案》,创新社区网格管理模式,积极推进政府购买服务试点,河西街道的演艺经纪管理中心正式运营,“和事佬”说和事务所得到媒体广泛赞誉。抓好国库集中支付、公务卡等制度改革,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实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管理制度改革,简化程序,提高效率。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土地流转起来、资产经营起来、农民组织起来”,促进农村有序建设、健康发展。
社会保障更加有力。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以大学生、失地农民、下岗失业人员为重点开展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推广网络招聘,帮助企业破解招工难题,辖区就业形势稳定。合并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城乡养老制度衔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等社会保险征缴率位居全市城区前列。深入开展“老有所养”工程,依托8个民办养老院、30家居家养老服务站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加大社会救助力度,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累计发放低保救助、医疗救助、廉租房补贴、公租房补贴约3.6万人次,1500多万元。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23万人,办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续保1.36万人、城镇居民医保16.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社会事业更加协调。稳步推进幸福教育工程,加快新校建设步伐,新建的航鹰中学、和美小学于2014年秋季如期开学,有效缓解入学难问题;积极落实“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⑥,创新学前教育办学模式,太阳村镇中心幼儿园民办公助办学模式得到自治区教育厅充分肯定;积极推广集团化办学模式,实验小学和美分校传承美的教育,成为柳州集团化办学的新亮点。科技事业创新发展,全区23个项目获自治区及国家立项补助1300多万元,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发明专利申请量达1098件;建成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和企业技术中心1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全民科学素质稳步提升,荣获自治区级以上青少年科学素质竞赛奖18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卫生事业稳步发展,新农合参合率达98.3%,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人口与计生事业健康发展,贯彻落实“单独两孩” ⑦政策;制定出台《柳南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实施方案》,积极开展 “新家庭计划-家庭发展能力建设”项目试点,全面完成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深化诚信计生“幸福联盟”,全面推进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建设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等一批公共文体设施,文化馆、图书馆免费开放;组织开展“送欢乐下基层”文化活动和“活力柳南”全民健身系列活动,组团参加柳州市第十三届运动会,荣获团体总分、团体金牌数、青少年组总分、青少年组金牌数四个第一。投资3700多万元,全面完成区政府承诺的10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共17个子项目)。银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荣获“全国群众满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称号,区教育局荣获“广西基础教育学校教学改革试点项目先进单位”,区人社局荣获“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集体二等功”,潭西街道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先进单位”称号,银山街道荣获自治区“五好基层关工委”称号。
社会治理更加有序。积极开展“社会治理创新年”活动,进一步推进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和公正廉洁执法。坚持和完善党政领导接访制度,落实领导包案、带案下访制度、重点案件回访制度,全年受理信访284件次364人次,受理信访复查事项26件,均按时依法办结。继续加大安全综合监管力度,认真开展各行业(领域)隐患排查及综合治理,构筑“横到边、纵到底”的安全防范体系,与辖区137家重点涉危企业负责人开展面对面谈心对话活动,推动108家企业开展标准化达标创建活动且全部达标。深入开展“六打六治”⑧和打非治违⑨专项活动,切实抓好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全年无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发生,银山街道荣获“全国安全社区”称号。深入开展“四品一械”日常监管和食品药品重点领域专项整治,严格查处食药违法案件,整治“餐桌污染”,稽查办案率居全市之首,有效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认真开展教育、涉农、医疗等收费专项检查,有效遏制乱收费行为。推进社会治安体系建设,坚持打防并举、多措并进,“三定三捆绑”⑩警务工作创新模式获自治区公安厅充分肯定并在全区推广;进一步提高街面见警率,整治治安复杂区域、行业、场所,不断提高应急处突能力,做好各类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处置工作,没有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重特大案件和群体性事件。全年“110”警情12955起,同比下降5.8%,降幅位居全市城区之首,人民群众安全感不断提升,柳南公安分局连续三年被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公安分局”。依法妥善处置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中出现的问题,顺利完成62个社区(居委会)、20个行政村的阳光和谐换届。柳南区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称号,银山街道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称号,永前西社区、航星社区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称号。
四、坚持践行群众路线,政府效能显著提升
群众路线深入人心。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 ⑪,认真整改“四风” ⑫问题。积极推进“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组织机关干部走基层、摸实情,及时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和实际困难,采取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为民解忧,造福百姓。全面完成对征求到的53条意见建议的整改,修订完善和新建制度19项。以建立“四联系点”、服务群众“八个一”活动为抓手,组织机关干部深入基层,“零距离”为群众服务办实事。各级各部门累计办成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实事好事1294件,完成整改事项1084项,投入民生资金5100多万元,占新增财力的57%。
清廉节俭落到实处。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审计、监察监督工作,加强对工程建设、政府采购项目立项审查和财政预算执行的审计力度。审结预算审计项目214项,结算审计项目190项。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共受理群众举报118件,查办案件19件,结案18件。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规范对资产和账户的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积极开展楼堂馆所清理和自查自纠工作,继续深入推进公车使用制度改革,精简会议、文件,压缩“三公”经费⑬480万元,同比减少50%。
依法行政全面推进。坚持依法行政,积极开展“六五”普法工作,认真组织“全国首个宪法日”宣传活动,法治政府建设不断加强,区司法局荣获“自治区‘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单位”。扎实推进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政府工作透明度不断提高,区政务服务中心接件4275件,全部办结,无超时件。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积极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59件、政协委员提案26件,办结率100%,满意率99%。全面推行服务承诺、过错追究、首问负责和限时办结制度,全年办理投诉、舆情及政府热线共1822件,办理率100%,满意率95%。
一年来,我区国防、统计、双拥、民族、宗教、后勤、纠风、妇儿工委、人防、气象、防震、救灾、侨务、修志、老龄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回顾一年的奋斗历程,我们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驻军部队、武警官兵和公、检、法干警,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及所有关心和帮助我区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产业结构还不够科学;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突出,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社会转型带来的各种矛盾纠集较多,维稳压力仍然较大;等等。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15年工作计划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不确定因素较多,世界经济发展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增速可能会略有回升,但总体仍为复苏疲弱态势;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趋势性、不可逆的新常态,新常态面临新问题、新矛盾,新常态更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国家实施“一带一路”等三大战略,广西贯彻落实珠江—西江经济带积极加快西江经济带建设,柳州市大力实施建设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战略,努力推进“四化同步”,都将为处于升级转型攻坚关键时期的柳南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面对新的发展形势,我们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上级党委、政府的认识和判断上来,主动适应,及时调整,深挖潜力,积极探索新常态下促进发展的新办法、新动力和新的增长点,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顺应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积极应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和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团结一心,坚定信心,克难奋进,努力开创新常态下柳南区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第二次会议、区委九届八次全会精神,大力实施“实业兴市,开放强柳”战略,持续推进“四个打造”,加强“法治柳南”建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总量提质、分量提速的工作要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突出创新驱动,狠抓改革攻坚,扩大开发合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广西经济强区和全面发展先行区,加快在柳州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
201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工业总产值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以上;财政收入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柳州市政府下达指标以内。
为实现以上目标,必须切实做好如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抓产业促转型,不断优化经济结构
认真做好柳南区“十三五”规划,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加快建设经济强区步伐。
多措并举推进新型工业化。坚持产业科学发展,科技创新发展、节约集约发展、生态文明发展的工业发展思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技改投入,提升企业技改和研发创新能力,促进企业增速换档,把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启动创建创新型试点城区、自主创新示范区。以河西工业园创建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契机,加快推进河西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工程;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园、上汽通用五菱工业园项目和智能装备产业园项目的建设及招商引资力度,建设广西“两化融合”示范园区。着力抓好远腾传动部件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开工建设,力争中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竣工投产。继续优化企业网格化服务,加速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步伐,完善中小企业信贷担保制度,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扩量升级做强现代服务业。围绕“拓思路、调结构、提档次”的工作思路,坚持集聚发展、多元支撑,全面推进科技、管理、市场、商业模式创新,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加快发展社区服务、养老、家政文化等生活性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商贸服务业,做优做强信息、物流、金融、保险等生产性服务业。引导辖区企业转变观念,主动适应新形势下的商业环境,以高铁、电子商务发展为契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围绕“一圈两路两片区”大力发展柳南大商贸:积极推动飞鹅商圈升级转型,大力支持新时代商业港等市场提升改造,开展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促进新时代商业港(二期)电商产业园区建设;加快柳工大道西鹅铁路货运中心等项目建设,确保西鹅路新柳邕农产品批发市场(一期)建成运营;完善旧机场片区城市功能,促进大润发等商贸实体茁壮成长,争取万达项目落地,努力形成辐射周边市县的商业中心;完善河西片区商圈建设,尽快做好做活金绿洲商业项目,积极引进知名企业开发商业综合体,推进中铁汽配城及柳州家居博览中心等做大做强、升级提升,构建河西片区商业中心。
全力以赴抓好农业产业化。完善农村道路、饮水、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扎实推进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和生态乡村等农业项目建设,夯实农业产业化基础。切实加强对重点企业的服务,帮助企业提升发展的整体水平和抗风险能力。加大优势农产品和特色产业扶持力度,重点推进山湾现代蔬菜示范区的建设,提升中田蛋鸡养殖基地档次,将其建设成管理服务示范区,提高“韭黄炒鸡蛋”品牌知名度。开展农家乐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新圩休闲观光带建设,认真谋划门头村休闲观光产业,促进农村旅游产业发展。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指导力度,提高生产水平。进一步完善土地农业结构调整等审批程序和农地确权试点工作,助推农业产业化,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尽快形成规模效益,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村繁荣。
二、抓改革促创新,不断增强发展活力
全面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强“五位一体”⑭改革政策的分析与研判,坚持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围绕打造广西最强先进制造业基地目标,以提升质量和效益为价值取向,挤压低层次制造业发展空间,推动产业发展由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资源依赖向科技支撑转变,构建先进制造业体系,做大做强第二产业,充分发挥工业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作用。大力推进实体市场和电子商务互动发展,创新商业模式,全力打造智慧市场,开发信息化导购、第三方支付结算等功能,推动辖区市场由单纯的商品供应者向综合服务功能的提供商转变;开展智慧物流试点,以信息化手段改造传统物流企业,提升物流产业竞争力,建立线上线下市场融合、商品交易与货物配送一体的新型商贸流通体系,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再造辖区市场新优势,做优做活第三产业,千方百计提高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速。大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繁荣和发展,充分激发民资民智民力的活力和创造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改革、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做实做稳第一产业。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主动适应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合理调整政府机构设置,把有限的机构、编制和人员配置到最需要的发展领域。大力破除发展藩篱,全力推进财政管理、民营资本准入、国有资产管理、投融资体制、事业单位管理等关键领域、重点环节的改革创新,形成科学规范、运行有序的管理体系,营造公开透明、开放包容的发展环境。让各类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清理、精简、规范行政审批事项,积极推行多部门联办审批、审批事项标准化和网上审批,力争把我区建设成为全市审批环节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的区域。进一步深化城管和环卫管理体制改革,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环境卫生工作效率。
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推动社会治理从控制型管理向服务型管理转变,公共服务从基本保障向优质服务转变,社会文明从物质富裕向精神富有提升。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规范、管理、监督社会组织,健全政府购买社会服务评估体系,实现社会组织自我管理。深化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引导农村居民向城镇有序转移。完善流动人口管理信息平台,实行以业管人、以房管人、以证管人。引导流动人口有序流动、稳定就业。
三、抓建管促统筹,不断改善人居环境
建设更高水平的广西经济强区和全面发展先行区,不仅需要优良的投资环境来保障,也需要更好的人居环境作基础。我区将进一步强化持续推进意识,再添举措,再求深化,持续治理,攻坚破难,一抓到底,全面提升城乡面貌和人居环境治理水平、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统筹城乡建设。按照“产城融合”的思路,认真做好城乡建设规划,科学编制村庄规划,优化镇村布局;统筹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完善城乡整体功能,促进新型城镇化和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重点推进城邕路片区改造、柳州站站房扩建等项目。积极推进磨太路与潭中西路连通立交、航二路延长线项目,缓解片区交通压力。加快推进帽合村、渡口村整村改造工作。完善征地拆迁程序,加大征地拆迁工作力度,千方百计做好农民三产及回建用地建设工作,破解征地拆迁瓶颈。按照高标准、高起点、建设最美丽新农村的要求,加快推进城乡土地增减挂钩安置房新村建设,完善绿化工程、亮化工程、污水处理工程等新村配套设施。积极推进桐村龙眼屯开展光伏发电试点项目,同步推进旧房拆除及土地复垦工作。加快推进太阳村镇供水工程项目,全力完成城区通屯道路硬化工作,打通村屯道路瓶颈。
规范城乡管理。坚持全域治理、联动治理,整合资源、协调配合,突出重点、拓展延伸,努力实现城乡环境整治全覆盖、城乡环境监管全方位。狠抓“创城夺杯”工作,积极开展城市卫生和市容市貌百日整治大会战,以城区主要道路为载体,集中整治户外广告、流动摊点、店外经营等突出问题,加大铁路沿线、市场周边、学校周边境治理力度,依法纠正查处各类违章行为,净化城市环境。探索和践行堵疏结合的长效管理,加快推进便民市场建设。强化城区环境卫生管理,进一步做好道路保洁,规范垃圾清运处置,建好河西工业园和柳太路两个垃圾中转站。以“柳南模式” ⑮为切入点,实施精细化管控,严厉打击违法建设和违法用地,集中力量拆除重点项目和重点区域的各类违章建筑。积极探索数字化城市管理的高效运行模式和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严格执行环评制度和“三同时” ⑯制度,扎实做好大气和水体污染防治工作,加大应对雾霾天气、治理渣土扬尘污染工作力度。
打造美丽乡村。把“生态乡村”建设活动作为全区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的一个重要抓手,继续推进“美丽广西·生态乡村”建设,全面开展“村屯绿化”“饮水净化”“道路硬化”三个专项活动。推进示范村屯建设,整体规划上等、山湾、百乐、桐村生态乡村,打造农业产业化与休闲观光生态乡村示范区。进一步加大“一清查二拆除三整理四美化”的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坚持脱贫攻坚与产业增收相结合,打造“万元增收”示范产业,确保农民收入倍增。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农田水利建设、石漠化治理等项目,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认真开展土地卫片执法复耕复绿工作,加快推进太阳河的整治项目和二湾屯边坡治理项目,进一步做好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从源头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四、抓民生促和谐,不断完善社会治理
坚持公平正义、惠民利民,抓好民生实事和社会治理,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加强全民社会保障。积极促进就业创业,重点解决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失地农民、大龄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残疾登记失业人员、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的就业再就业问题。坚持以创业促就业。大力开展技能和创业培训,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农民离土创业、成功人士返乡创业、民营企业二次创业,激活各类创业主体。落实新的创业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实施“两取消+扶持+奖励”的办法,鼓励更多有创业意愿的人员实现创业。完善城乡社保体系,稳步扩大保障性住房、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等社会保险覆盖面,做好农民工、非公经济从业人员参保工作,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加强社保基金管理,确保基金安全。健全城乡低保和社会救助体系,规范社会救助,完善社会救济,推进“阳光低保”,积极发展残疾人、老龄和慈善事业,做好优抚安置工作。深入开展“圆梦”助学、“圆梦”创业活动,帮助困难学子通过自身努力,提升参与平等竞争的能力。完善多元化养老体系,推进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探索创新农村空巢老人、贫困留守儿童帮扶工作。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统筹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让群众享受到更均衡、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制定并完善集团化办学规划,大力推广集团化办学模式,完善校长和教师交流轮岗机制;大幅提高合同制教师待遇,保障教师队伍稳定;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不断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创新学前教育办学模式,规范和扶持民办教育发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综合服务能力,加强卫生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扶持技术骨干、学科领头人;加强艾滋病防控,增强应对各类突发疫情和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强化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扎实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积极落实“单独两孩”生育政策,深化计划生育利益导向系列政策,促使计划生育家庭得到更多的实惠;以“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推动村级计生工作平衡发展,逐步形成全社会关心关爱计划生育家庭的良好氛围。推进公民道德素质提升工程,深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导向,继续策划组织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覆盖基层、影响力大的文化活动,加强文化下基层流动服务,整合文体资源,集中运作管理,创新策划打造特色公共文化活动品牌,不断提升文化设施的使用效益,进一步增加体育服务供给,广泛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积极支持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开展工作,保障妇女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确保新增财力的30%以上用于民生项目,让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过上更好的生活。
强化安全管理服务。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进一步完善安全隐患排查和综合治理体系建设,多措并举夯实安全基础,有效预防各类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日常监管,治理餐桌上的污染,严厉打击食品药品领域犯罪活动。不断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大调解”工作体系,健全矛盾纠纷预防排查、依法调处机制,高度关注和有效防范非法融资、征地拆迁、农村土地纠纷等各种可能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妥善处理涉法涉诉案件,依法处置非法缠访、闹访、越级访事件,千方百计维护社会稳定。深入开展“平安柳南”建设,健全综合防控体系,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辖区社会治安持续稳定。推进公安“四化建设” ⑰,完善应急快速反应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处置突发事件和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扎实做好人防、地震等工作。加强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工作,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巩固提高双拥创建成果。
五、抓作风促效能,全面建设法治政府
新的一年,发展任重道远,责任仍然重大,需要我们以更大的智慧和勇气破除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和困难。我们要深入贯彻依宪治国、依法治国的总方略,认真落实《中共柳南区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柳南法治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改进和创新政府工作,不断提升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坚持依法行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努力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不得法外设定权力。坚持重大事项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和向区政协通报制度,努力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虚心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建议。推进政府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推行权力清单制,深入开展“六五”普法,运用法律手段、市场调节来管理经济社会事务,坚持依法依规、公开公正。完善政府工作规则,健全行政重大决策的法定程序、合法性审查机制、风险评估机制、责任追究制度。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促进决策程序依法规范、过程科学民主、结果经得起检验。
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践行党的宗旨,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决反对“四风”。 进一步改进文风会风,把更多的精力放到社会治理上,把更多的人力放到公共服务上,把更多的财力倾注到民生改善上。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加大庸懒散奢治理力度,把服务的意识落实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在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企业上多想办法,多办实事,多有担当。大兴苦干实干之风,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行使好人民赋予的权力,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不负人民重托。
强化权力监督。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国务院“约法三章” ⑱和自治区、柳州市有关要求,严格执行公车管理、办公用房、公务接待、因公出国(境)等方面制度,大力推行公务卡结算制度,确保“三公”经费只减不增。进一步强化预算的刚性约束,加强预算执行管理,严格控制预算追加,严肃查处各种违反财经纪律、挥霍浪费财政资金的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加强政府重点投资项目、重大资金支出、重要公益性基金监管和跟踪审计,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强化重要领域、关键环节行政监察。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强化权力制约和监督,突出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努力营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氛围。
各位代表!新征程任重道远,新目标催人奋进,我们将以“蛮拼”的精神赢得人民群众“点赞”,把人民的期待变成我们的行动。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进一步凝聚发展正能量,团结带领并紧紧依靠全区人民,攻坚克难、锐意进取,改革创新、砥砺奋进,全力推进“四个打造”,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广西经济强区和全面发展先行区,努力谱写柳南人民幸福生活新篇章!
附注:
①“四个打造”:即区委九届四次全会提出的,要打造广西县区最强先进制造业基地、最大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广西县区最美新农村和广西最富裕城区。
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2013年4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从今年6月18日启动,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中央政治局带头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
③“四个年”活动:即区委九届七次会议提出的在2014年开展经济建设提质年、社会治理创新年、服务“三农”增效年和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
④ “农民收入倍增”:是指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政府第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广西农民人均纯收入倍增计划》提出的确保到2020年广西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10年翻1.88番。
⑤“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是指为改善全区乡村群众生活生产条件、创造良好人居环境,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政府办公厅下发通知,决定从2013年4月到2014年12月在全区开展的“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活动以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为主要任务。一是清扫垃圾,清除杂物,清洁房屋,开展乡村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和处理工作,整治农村环境卫生。二是清淤治理乡村水井、水塘、小河流、排水沟、下水道,清理水面漂浮垃圾,处理厕所、畜禽场(圈、栏)污水排放。三是清收和处理各种农业生产废弃物,控制农药、化肥等过量使用,大力推广农业清洁生产实用技术,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⑥“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是国务院为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有效缓解“入园难”问题而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一是明确了未来三年学前教育发展目标,逐年落实了建设任务;二是围绕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加强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等内容安排了一批工程项目,纳入了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工程予以保障;三是围绕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标准、加强幼师培养培训、规范小区配套幼儿园管理、提高保教质量等,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⑦“单独两孩”: 是指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⑧“六打六治”是指:打击矿山企业无证开采、超越批准的矿区范围采矿行为,整治图纸造假、图实不符问题;打击破坏损害油气管道行为,整治管道周边乱建乱挖乱钻问题;打击危化品非法运输行为,整治无证经营、充装、运输,非法改装、认证,违法挂靠、外包,违规装载等问题;打击无资质施工行为,整治层层转包、违法分包问题;打击客车客船非法营运行为,整治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挂靠经营及超速、超员、疲劳驾驶和长途客车夜间违规行驶等问题;打击“三合一”“多合一”场所违法生产经营行为,整治违规住人、消防设施缺失损坏、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堵塞封闭等问题。
⑨“打非治违”:是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活动行为的简称。是以执法部门为主体,社会组织,民间机构和个人共同协助参与的一种清除社会不安全因素的行为。
⑩“三定三捆绑”:定人定岗定责,社区民警、治安民警、刑侦民警捆绑,立足社区开展打击、防范、管控等工作。
⑪中央八项规定:八项规定是指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
⑫“四风”:“四风”问题是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由习近平在2013年6月18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工作会议上提出。
⑬“三公”经费:指政府部门人员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产生的消费。
⑭“五位一体”: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的总体布局。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⑮“柳南模式”:是指柳南区执法局结合柳南区的实际情况,专门设立了严打两违的“执行科”,在全市率先开启的具有柳南特色的“查违中队查违建——法规科审违建——执行科拆违建”的拆违行动链,做到环环相扣,确保了两违工作的有序进行。
⑯“三同时”是指我国《环境保护法》第41条规定的:“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⑰“四化建设”:即基础信息化、警务实战化、执法规范化、队伍正规化。
⑱“约法三章”:是指 2013年3月1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提出新的“约法三章”。即本届政府内,一是政府性的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二是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三是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