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南区应急管理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柳南区应急管理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法治政府建设部署要求,结合应急管理工作实际,突出法治政府建设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狠抓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等各项措施,扎实推进法治建设工作。先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等情况
全面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强化法治思维,我局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明确党委书记、局长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其他班子成员实行“一岗双责”。以党委会、支部会、全体干部职工大会、现场学习等形式,持续深入开展法治理论学习,先后学习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把推进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纳入本部门目标考核,常态化研究部署我局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森林防灭火的依法治理工作,严格落实工作考评,全面提升应急管理法治水平。
(二)推进政府机构职能优化、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等情况
一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对我局承担的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清理,明确审批事项、统一审批标准、简化审批手续、规范审批流程,严格按照法定时限审批。二是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大力推进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建设。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对现有行政职权进行了全面清理,制定了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并通过局网站向社会公布。三是依法依规做好应急预案工作。部署安排,完善突发事件应对制度,健全我局应急预案体系,完善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制定案件讨论制度,依法依规落实案件讨论。四是深入开展各类教育培训举办安全生产培训班4次,督促95家工贸企业主要负责人对员工开展安全生产培训教育,45家企业开展有限空间专项全员培训,1次森林防灭火知识和技能培训和一百五十余人基层灾害信息员的业务培训。
(三)完善依法行政制度和决策制度情况
我局深入推进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动态调整柳南区应急管理局权责清单,推动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推进“双随机、一公开”“互联网+执法”执法检查。
(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情况
一是有序开展行政执法工作。严格按照年度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开展执法检查,同时,结合“双随机 、一公开”计划,对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工贸等重点行业领域开展随机抽查。二是强化重点领域安全监管。统筹抓好危险化学品、消防、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治理。三是严格事故查处。认真贯彻落实和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按照事故查处“四不放过”原则,严格查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严肃追究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四是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进一步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五是开展执法培训。组织开展全局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专题培训,重点讲解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撰写、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新修订的《刑法修正案(十一)》等内容,进一步提升执法人员业务水平和能力。
(五)健全突发事件应对体系情况
一是抓实演练。修编完善预案,常态化开展实战演练,推动形成各司其职、互为补充、协同作战的多元化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强硬件、补软件,严防演练雷声大、雨点小、做样子,在实战中形成一批行之有效、符合实际的人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措施。二是风险排查。整合设立柳南区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突出冬春防火、夏秋防汛、四季防灾,提升突发灾害事故先期处置能力;摸清隐患现状,汛前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动态更新隐患点台账,提高地质灾害防控能力,高效做好灾害风险防控。三是建强指挥联动体系。完善部门、政企、区域协同联动机制,紧盯问题短板,不断提升基层应急管理组织指挥、安全风险防范、应急救援队伍实战、应急处置、应急管理支撑保障等5种能力;强化部门间信息互通、响应联动;完善救灾物资储备和快速调拨机制,综合运用视频会议终端等载体,确保极端条件下联得上、叫得醒、转得快;巩固提升11个乡镇(街道)和97个村(社区)应急管理机制、疏散群众效率、避难场所建设水平,有效打通应急管理“最后一公里”。
(六)规范行政权力制约监督情况
一是加强社会监督。通过设立网站专栏和公布举报电话等方式,畅通举报投诉渠道。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办法》,鼓励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企业员工举报重大隐患和违法违规行为。二是积极排查化解应急管理领域社会矛盾纠纷。加大对应急管理领域社会矛盾纠纷的排查,对可能引发矛盾纠纷的苗头和隐患及时分析研判,制定应对措施,及时妥善处置。三是加强值班值守。坚持24小时值班和三级值班制度,强化值班情况信息报送,确保信息畅通,应急到位。
二、上一年度法治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是在法治宣传教育方式方法创新不足,主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等应急管理法律法规为主,与法治建设要求存在一定差距,方式方法不够多样,缺乏针对性和新颖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不够大。二是行政执法基础较为薄弱。安全监管点多面广,风险管控难度高,执法水平和执法装备等保障能力仍较薄弱。应急救援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危险化学品、自然灾害领域缺少专业的救援队伍。三是执法人员对新法律法规的理解和运用还有待加强。
四、下一年度推进法治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切实提升灾害事故防范救援能力体系,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提高依法行政意识和依法履职能力。
(二)进一步推动规范执法,强化执法队伍建设。严格落实执法要求,加强队伍素质能力建设,切实加强执法能力建设。进一步充实执法队伍力量,提高执法人员法治素养和专业技能,落实执法保障。从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规范执法行为、改善执法条件、聚焦重点任务、加强执法监督、强化能力保障等方面,切实加强行政执法队伍能力建设,切实提高运用法律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三)进一步推进普法学法,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充分运用应急管理干部网络学院、应急管理大讲堂等线上线下方式加强全系统干部职工的法治培训,确保每人每年接受不少于60学时的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培训。同时做好新《安全生产法》宣贯工作,依托“安全生产月”“防灾减灾日”等活动,开展全方位、立体化的安全宣传教育。在宣传应急管理法律法规的同时,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基本法律的宣贯,营造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社会环境。